讲座20037:为什么是蟑螂?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0-10-06浏览次数:378

主讲人:

时 间:

地 点:

主讲人简介:

主讲题目:为什么是蟑螂?

主讲人:尚必武 教授

时   间:2020年10月14日15:40-17:00

地   点:A208

主讲人简介: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期刊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De Gruyter)主编,arca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terary Culture(A&HCI),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A&HCI)、《外国文学研究》(CSSCI)等期刊编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叙事学、文学伦理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专著3部,在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A&HCI), arca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terary Culture(A&HCI),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A&HCI), Comparative  LiteratureStudies(A&HCI), PartialAnswers(A&HCI),Semiotica(A&HCI), Neohelicon(A&HCI)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A&HCI论文30余篇、CSSCI论文5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1篇。研究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主讲内容:通过戏仿卡夫卡的经典作品《变形记》,伊恩·麦克尤恩在小说《蟑螂》中以人虫之变的非自然叙事模式,讲述了主人公吉姆·萨姆斯由蟑螂变形英国首相并推行让金钱倒流的“逆转主义”的故事。作品引发了一系列让人疑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最核心也最终极的一个问题莫过于为什么麦克尤恩笔下的主人公是一只蟑螂?这一问题在文本层面上表现为经历人虫之变的吉姆遭遇身心分离即身体与眼光的脱节,产生了对自己是谁的身份困惑以及变形所为何事的焦虑。对此,麦克尤恩一方面通过让吉姆以内聚焦的方式凝视一只正在地上爬行的蟑螂,使之在他者镜像中完成了蟑螂身份的自我辨识,另一方面通过混合运用“解叙述”和“非自然心理”两种叙述策略,揭示了“逆转主义”的“复仇主义”本质。作为“一个古老传统的政治反讽”,尽管《蟑螂》的讽刺矛头直指英国脱欧事件,但其终究无助于当下英国的脱欧之争。将蟑螂作为笔下的主人公,麦克尤恩意在暗讽对脱欧行为的合理解释不外乎是英国政客脑子爬进了蟑螂而导演的一出闹剧,同时希冀借助这一非自然叙事样式,让无奈的人们至少可以“在黑暗中发出一阵野蛮的笑声”。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教学科研

  • 讲座24058:打开中美关系—学习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战略思维和外交艺术
  • 讲座24057:浅谈外交外事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 讲座24056:时政话语外译——忠实与融通
  • 讲座24055:东亚视域下的阳明精神——以日本韩国为例
  • 讲座24054:路遥与《山花》杂志
  • 讲座24053:国际布克奖与新世界文学的虚假多元
  • 讲座24052:词汇结构的特色研究
  • 讲座24051:文本的历时研究视角